出版社的「錢坑」
http://b-oo-k.net/blog/blog.php/2007/231
文/陳穎青
庫存是出版社的第一個錢坑
第二個錢坑則是「在製品」。這個會計術語指的是正在製作中,尚未變成書的「成本」支出。
預付版稅 - 第三個錢
加上第四個通稱為生財設備的錢坑,合稱出版社的「四大資產」
所以想開出版社一定得要注意以下這條出版社的「錢坑原理」:
本期損益 – 四大資產的增加=現金貢獻
這是什麼意思呢?舉例來說,今年你賺一百萬,但你的四大資產增加了一百五十萬,這樣你期末持有的現金,就會(因為一個負的現金貢獻而)少掉五十萬,因為你賺的還不夠你新砸進去的。現金貢獻如果一路負到底,累積超過你的期初資本,就是你開始調頭寸的時候了。

免於改稿的自由
http://b-oo-k.net/blog/blog.php/2006/34
文/陳穎青
發譯問題的SOP大網主要包括:
一、試譯
試譯的篇幅不必多,一千字原文(一般原文書約兩頁)就差不多了。
二、試譯稿初校
初校一定不要核對原文,純從中文去看,只要你讀不懂那些句子在說什麼,此人大概就可放棄了。
三、複校: 原文比對
第二遍再花兩、三個小時來比對原文。這裡要開始逐字、逐句,地毯式地檢查譯稿的正確性。…我通常把譯稿會出現的錯誤,分為以下幾類:
A知識性錯誤
B語文性錯誤
C漏譯使文意錯誤
D修辭性錯誤或省略
前三種比較嚴重

四、最後根據初校、複校,完成一份試稿檢查報告。報告裡應當有個結論,此人可合作或不可合作,若要合作,有何應注意事項。

如何推薦翻譯書給出版社
http://b-oo-k.net/blog/blog.php/2006/31
翻譯是需要經驗、學養和毅力的行業,不是去麥當勞打工(即使是麥當勞打工,也是需要訓練的),你至少應該先自我訓練。以下是我認為最基本的功課:
一、每天用業餘、課餘時間開始翻譯,每天規定自己譯出一千五百個中文字,連續三個月不間斷,題材不拘。 - 如果你辦不到,或者辦到了,但是想想這種生活不是人過的,那你正好跟我一樣,屬於不適合當翻譯的人。

二、去買一本思果的《翻譯研究》,熟讀三遍。
此書最近有新版上市(大地出的),不難買到。對此書,我只有一句話可說:什麼!你沒讀過這本書也想做翻譯?

三、把你最後一周的一萬字譯稿,隨便丟給任何一個同學、朋友或家人,看他們能不能讀得下,能不能讀得懂。如果你朋友讀不下去,沒關係,你可以從第一點從頭再來一次,直到你的稿子別人讀得下去為止。
做到這三點,你就「有資格」可以向出版社毛遂自薦了。(請注意,只是有資格而已,我還沒提到翻譯正確性的問題。)

編譯同盟
http://b-oo-k.net/blog/blog.php/2006/37
文/陳穎青
- 以玄奘為例,他的譯場是一個集合各種人才的翻譯工坊。裡面從主譯、筆受、證義、修辭到諧律,總共有十種專才,光是查證就有證(梵)音和證義的區別。玄奘用譯場的「工法」,二十年間所譯成的經卷,超過整個唐朝三百年所譯佛經的半數; 而他的譯場所「生產」的佛經(稱為「新譯本」),則是鳩摩羅什以來最稱精良的傑作。… 倒不是說譯場制度可以直接套用,那實在有點不切實際,但我們可以師其故智,切割翻譯工作,讓每個人做他專長的事。主要翻譯由譯者負責,知識疑難由編輯聘請知識顧問協助解疑。

要不要附原文
文/陳穎青
現在呢,我們附原文,第一個想法是,我這麼譯,自有我的道理,我把原文附在這裡,我不怕你比查證,我附原文的目的是「附此存證,以昭公信」。第二個想法則是,我這麼譯,根據的是這個洋文,我沒把握這麼譯是不是定論,一切以所附原文為準,你要是有疑問,請自行求解。這時附原文的目的是「附此存證,以待方家」。這兩種想法都不是壞事,也具有學術的真誠,可惜從真誠出發,走下來卻是荒腔走板。我們現在幾乎已經不管值不值得「附此存證」的問題了。只要那個名詞是第一次出現,我們就給它附上原文。

附原文應該慎重,態度是逼不得已才附,不是一看到名詞就附的。如今的情況,附原文反而變成思考的怠惰,不必選擇,不必過濾,附上就是。結果翻譯書的品質反而變壞了。

最理想的做法,如果真的擔心原文缺乏對某些學術讀者造成深入研究的障礙,我建議每一本書都應該建立該書的「中英詞彙對照表」。譯者在翻譯階段就做這事,好處很多。第一可以解決學術讀者需要原文詞彙的需求,第二,可以成為全書統一名詞的輔助工具,第三,會迫使我們必須盡力做到,那本書在沒有原文做靠山的情況下,直接讀譯文也正確可解。

編輯還有存在的價值嗎?
文/陳穎青
因為以下兩個原因,Word檔案只能稱為業餘等級,而不適合出版對的專業用途。一是Word所在的PC平台,幾乎找不到PostScript字型是印刷工業的專業字型(可以輸出 1200 dpi以上的解析度)。二是Word 無法輸出網片,你得用傳統方法,先用雷射印表機印出清樣,然後再照相拼版,這種方式只能處理文字書,而無法處理彩色書。

一個編輯的成長
http://b-oo-k.net/blog/blog.php/2006/29
文/陳穎青
- 編輯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書未來會遭遇什麼命運,會在什麼地方賣出去,會不會飄洋過海接觸更遠的讀者,手上的書到底豆店觀迎的還是採購嫌棄的… 如果編輯不明白這些事,那要如何跟作者溝通呢? 如何對版面做決斷呢? 你如何告訴作者這麼做對推廣有幫助,那麼做會讓讀者望而卻步呢?
- 編輯自主權的背後,是你知道讀者,了解市場,熟悉商業遊戲規則,而且明白你的書力量何在。

為何會出現離譜的錯別字及其解決方法
http://b-oo-k.net/blog/blog.php/2006/6
校字和看稿是兩種不同的工作,他們幾乎是動用不同的大腦。如果你要掌握一本書的架構,調整章節層次,你必須用綜觀的方式閱讀,整本書的邏輯層次是理解的重點;校字卻不同,校字是一場字句辨讀的旅程,專業的校字不可能、也不應該思考整體層次的問題。
換句話說,這兩種工作是不相容的,一個專業的編輯必須安排不同的工序來分頭解決。如果你以為看一遍稿子,可以同時完成兩件事,大部分時候你就種下了離譜錯別字的種子。

編輯可以不知道排版嗎?
http://b-oo-k.net/blog/blog.php/2006/14
文/陳穎青
易讀性指大量文字讀來舒服,不易疲累,易讀性的最高境界是「透明」,你根本沒注意到你正在讀字。幾個影響易讀性的重要因素包括:
一、字體
明體字(中明、細明為限)的易讀性最高。… 如果你的內文不使用明體字,其實是在跟讀者過不去。
二、行間、行長與對齊
行間要夠寬,行長別太長(兩者間還有某種等比關係,行長越長,行間就要越寬),內文最好設定齊頭尾。
三、內文字
別搞反白; 別舖太深的色底; 別壓在圖片上 (即使圖片打了也不好); 字間不要太鬆(要小心齊頭尾的設定有時會破壞你以為已經設好的字間); 別印成色字 (只用黑版印黑字最好)。
四、易讀性和易識性(legibility)
內文需要易讀性,只有交通標誌(和蘋果日報的頭版頭條)才需要易識性。兩者千萬不能混淆。
五、版心
版面不能塞滿字,一定要留天地左右,不然讀者會無法呼吸。每一塊版心(內文所佔據的區域),都應該跟邊界維持適當距離。
六、避頭點
頭點和尾點都會阻斷閱讀的順暢,宜避之。
七、用紙
別用會反光的紙

中阿夾雜
http://b-oo-k.net/blog/blog.php/2006/44
文/陳穎青
阿拉伯數字是另一種字母系統,硬要用一種外來系統取代中文現有的數字系統,到處都會產生困擾。大陸的規定已經盡可能讓困擾減到最低(例如三五好友、有一天、開門七件事、八國聯軍,這些都不在改用阿拉伯數字之列),可是你總會碰到「七到12歲的國小學童」這樣的情況,你符合了國家標準,卻在編輯體例上不及格(兩個同樣性質的數字,不應該使用不同的數字系統表達)。還有含糊性的陳述,年收入高達一百餘萬元,我看大陸的文章都要寫成:年收入高達「100餘」萬元。同類的還有,「20幾」年來分隔兩地的生活、「700多」萬常住人口…明明是要表達含糊性的說法,卻用精確的數字帶頭,怎麼看都不自然。

中英排版差別
http://b-oo-k.net/blog/blog.php/2003/45
文/陳穎青
- 中英文字形的差別在於字高與字寬
- 中文印刷字是方塊字,字高與字寬都是固定的。羅馬字就不同,羅馬字母的字高是有結構的,有上升部位,下沉部位和本體部位 (ascender, descender, body)
- 中英排版,行間不能直接套用,這是第一個不同。第二個不同出現在短欄英文的對齊格式上。
- 行長越來越短,字間變形的程度就會急劇上升,傳統的解決方法是切分音節,行尾排不下的那個字,照音節切成兩半,讓字間仍然維持合理距離。但這樣必須付出單字閱讀困難的代價。行長越短,需要動用切分音節的情況就越多,最後,齊左編排的易讀性就會勝出。
- 中文沒有英文短欄的困擾,這是第二個不同。這點有什麼了不起嗎?在實際的排版上至少有兩點很要緊,一是中文的行長(或橫排時的行寬),應該設為內文字的整數倍,這樣你做齊行設定時,才不會出現被電腦拉散的字間。鬆散的中文字間,比正常字間讀起來是辛苦得多。

段落的祕密
http://b-oo-k.net/blog/blog.php/2006/12
文/陳穎青
- 段首縮排是給羅馬字母系統使用的排版功能,對蟹行文字而言,沒有什麼叫做一個全形字空間這種概念,要指字縮排,就是指字24pt或者15mm,指定完就結束,也不用煩惱上下行方塊字有沒有對齊。
- 用段首縮排來排中文,有兩個情況會使段首看起來沒有空整數。
第一個情況是,你改變了內文字級而忘了同步修正縮排的級距。例如原先定內文為12pt,縮排為24pt(意思是要空兩個字),後來由於種種原因,你把內文改為11pt,縮排卻沒變(沒有改為22pt),如此一來你的段落,看起來就會像是空2.18個字的段首縮排。
另一種情況是你的行長沒有設定為字級的整數倍。例如10pt的內文字,你卻設了408pt的行長,多出來的8pt,就會平均拆散分給每個字,以至於字間就強迫分散了 (因為大部分書稿都是齊行設定)。

再論索引
文/陳穎青
一本書了索引,不代表那本書就有了學術價值,我反而覺得英美世界,索引已經編過頭,近乎走火入魔。… 索引好像變成某種護身符,一旦編了,就可以喬裝學術,貌似高貴起來。… 真正腦筋清楚的,不會把索引當成絕對的真理,他們敢於挑戰流俗(與學界)的成見,老實承認我的書是通俗書,不需要索引。

還好我是做書的:圖書和音樂產業
http://b-oo-k.net/blog/blog.php/2006/64
文/陳穎青
圖書從第一次出現在人類眼前(羊皮、竹簡),就具有雙重身分,它既是記錄內容的載體,又是再現內容的工具。唱片則不同,唱片是載體,音響是工具,兩者一開始就是分離的。我們「聽」唱片並不真的把耳朵附在唱片上(那樣什麼也聽不到),一定要用音響,配上喇叭發聲才行;相反的,我們「看」書,就真的只是看著書而已。
載體、工具「二合一」的書,始終無法微形化(縮太小眼睛看不見),也無法虛擬化(實體的紙張必須存在)。而載體、工具分離的唱片,微形化、虛擬化的腳步片刻也不停留,從黑膠唱片到錄音帶到CD到 MP3,虛擬到最後連唱片都虛掉了(而音樂還在)。

經典是如何煉成的
http://b-oo-k.net/blog/blog.php/2006/85
文/陳穎青
經典不是一本書孤寂地躺在書堆裡,熬過歲月就算數的,經典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傳唱、捧讀,需要有人看,有人買(或借),有人引述,有人感動,成為某個領域公認必讀的範圍才行。

新手編輯(幾乎)一定會犯的錯誤

http://enews.url.com.tw//archiveRead.asp?scheid=33113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cappella 的頭像
    acappella

    acappella 的部落格

    acappel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