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達千代、內藤タカヒコ合著。柳曉陽譯。2007。設計的文法──忍不住想動手的平面設計書。台北:如何。

[視覺動線]
人類的視線通常習慣由上往下移動。此外,閱讀橫排文字時自然的動線是由左往右,閱讀直排文字時則是由右往左。……。版面上不一定只有文字,有時也會穿插照片或插畫。在這種情況下,整體版面可以被比喻成一條河,文字是「河水」,圖片則是「石頭」。若在河水的分斷處配置石頭,河水的流動便會被切斷。……設計版面時,務必盡量將文章編排得如行雲流水。P.20
參考:博客來上的內頁1內頁2

[重心與平衡]
不論是文字、照片、插畫或圖表,每個要性都能依其所占面積或顏色被量化為相應的「分量」。在面積方面,可直接以該要素的尺寸大小為依據,至於顏色,則可將該要素轉換為灰階後,判斷其分量輕重。……。一個版面若能將要素依如此判斷出來的分量做均衡排列,就能完成一個均稱的設計。P.34

[字型 字體]
西方字形大致上可分為襯線體(Serif)與非襯線體(Sans Serif)兩大類:
「襯線」(Serif)指的是文字末端如爪子般的裝飾性凸起,由來是雕刻活字時下刀的痕跡,可見襯線體是個傳統的字體。因此以襯線體編排的版面,能給人一種典雅高貴的感覺。P.39

非襯線體的原文(Sans Serif)意為「無襯線」,所使用的筆畫基本上是粗細相同的。與襯線體相較,它感覺較年輕、強勁。P.39

中文字體是以直排且密排時的美感為前提所設計的。因此在橫排時,文字之間的距離會顯得較鬆散。文字間隔若有差異,編排起來當然會顯得不大整齊。要解決這個問題,就必須以「縮窄字距」來統一文字間的間隔。……。值得注意的是,通常在主文等文字較多的部分,並不需要做這種處理。唯有在大標或標語等文字較大、較容易察覺文字間隔有差異的部分時,才需要做縮窄字距的處理。P.42

[易於閱讀的文字編排]
「行高」指的是從一行的基準位置到次行的基準位置之間的距離。這個基準位置通常是文字的虛擬框格中心,也可能是基線。而「行距」指的是兩行之間的間隔距離。P.52

若行距太寬,將導致視線從行尾到下一行行頭的移動距離過長,讓文章變得難以閱讀。反之,若行距太窄,視線在移動時容易受到上下行的干擾,而讓人忘了自己讀到哪一行。基本上,最適合主文的行高應是所用文字級數的兩倍,例如在文字級數為8pt的文章裡,行高就應設定為16pt。P.52

使用線條能讓讀者聯想到要素上的「區隔」或「連結」。因此在加上每一條線時,必須判斷出這條線應有的功能與強度,以謹慎選擇應有的寬度。P.56

文字也是線條的集合體。若使用和文字粗細相仿的線條,將使讀者的視線產生混淆。P.56

[以對稱營造安定感]
這(博客來內頁6)是個採用對角線上下對稱手法的旅行雜誌跨頁。雖然兩頁內容是在介紹不同的景點,但對稱形的設計卻加強了左右兩頁的關連性。……。若左右兩頁改為相同版型的示範,看起來就會十分單調,左右兩頁的連性也大為減弱。P.61

[設定邊界]
下邊界(地)較寬能使重心上移,給人較為「創新」的印象。上邊界(天)較寬則有助於提升版面的安定感。P.63

[活用格線]
首先須設定出邊界。此時邊界上下的尺寸必須符合字行的位置,計算公式為「文字級數+(行高x行數)=邊界上下尺寸」。若算出來的結果並不符合,則須對行高或邊界尺寸的其中一方略做調整。P.69

[動態]
使用具有動態的照片。這裡指的並不是疾馳的汽車,或者運動中的人物,而是正在進行某種動作。再者,由於人物的臉和視線帶有方向性,因此在營造動感時值得善加利用。……。為了營造動感,必須破壞某部分的均衡,例如在編排時刻意不將各要性的位置對齊,不做水平或垂直對齊,不統一大小尺寸等等。P,82

[軟硬]
一般照片的形狀大都呈四方形,因此編排起來盡是直線、四角形等水平、垂直的線條。這種呈現方式雖然明快,但感覺也較為剛硬。需要柔化頁面時,可以使用圓形或曲線,或者將方形的四角改為圓角。圓角的半徑越大,視覺上就越柔和可愛。若將照片或色塊等原本分明的界線改為朦朧的漸層,氣氛就能變得更為柔和。P.110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cappella 的頭像
    acappella

    acappella 的部落格

    acappel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