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Eckhart Tolle,張德芬譯。2008。一個新世界。台北:方智。
 
*有意識地受苦
如果你有年幼的小孩,盡可能給他們幫助、指導和保護,但更重要的是,要給他們空間—存在的空間。他們雖然經由你來到這個世界,但是你並不「擁有」他們。「我知道什麼對你是最好的」這種信念,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也許是對的,但是等到他們漸漸長大之後,就越來越不正確了。你對孩子的生活應該如何展開有越多的期盼,你就會更加停留在你的心智中,而不是為他們保持臨在。就像其他人一樣,他們終究會犯些錯誤,也會經歷某些形式的痛苦。事實上,從你的角度來看,他們可能犯了錯,但對你來說是錯誤的,對孩子來說,可能正是他們需要去做或是經歷的。盡可能給他們幫助和指引,但是要明白,有的時候還是要允許他們犯一些錯誤,尤其是在他們快變成成人時,不但如此,有時你甚至還需要允許他們去受苦。他們的痛苦可能毫無理由,也有可能是他們自己犯錯的後果。

如果你能免除你孩子的所有痛苦,不是很棒嗎?不,不是的。如果不經歷一些苦難,孩子就無法進化為成人,而且會很膚淺,只會與外在形式認同。受苦會驅使你往內心深處走去。矛盾的是,受苦是因為認同外相造成的,但受苦也會減少對外相的認同;受苦大部分是小我造成的,但受苦最終會導致小我的殞滅。不過,你必須有意識地受苦,這種情況才會發生。

人類注定是要超越痛苦的,但是小我可不這麼想。小我很多錯誤的假設之ㄧ就是(也是它眾多謬思之ㄧ):「我不應該受苦」。有的時候這個思想還會轉移到與你親近的人身上:「我的孩子不應該受苦」。這個思想本身就是痛苦的根源。受苦其實有一個崇高的目標:意識的進化提升和小我的灰飛煙滅。十字架上受苦的那個人其實是一個原型的表徵,他代表著所有的男人和女人。只要你抗拒受苦,這個過程就會更加漫長,因為抗拒會製造更多小我來讓你消滅。然而,當你接受痛苦時,因為你是有意識地受苦,這個事實就會讓那個過程加速進化。你能夠接受自己受苦,也可以接受其他人受苦,例如你的孩子或雙親。在有意識的受苦之中,轉化已然存在,受苦的熊熊火光就轉變成了意識之光。 p.113-4

*你的小我愈強,就愈會感覺到其他人是你生活當中痛苦的主要來源。同時,你也很可能會讓其他人的生活同樣地困難。P.129

*小我是永遠無法與當下時刻一致的,也就說,無法與生命一致,因為小我的本性就是會驅使它去忽視、抗拒或是貶低當下。小我藉由時間而存活,小我愈強,時間對你的掌控就愈強。P.197

*有意識地允許小我被縮減,而不試圖去修復它。……。當有人批評、責怪,或是辱罵你的時候,先不要立刻還以顏色或急著為自己辯護,試著什麼都別做,讓自我形象維持在被縮減的狀態,全神貫注在此時內心深處的感受。P.208

*在真誠關係中,應該有開放、警覺的注意力自然地流向對方,而在其中沒有任何形式的需索。……。小我要不就是一直在索求什麼,要不就是如果它認為從對方身上已經得不到什麼了,就會很明顯地變得冷漠。P.98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cappella 的頭像
    acappella

    acappella 的部落格

    acappel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